解密:你知道日本侵华后为何一直“战而不宣”?

一方面,日本不宣战,可免受国际法制约,继续从美国进口军需品

从1931年—1945年,中日战争进行了十四年。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才对日本宣战,而迄至战争结束,日本对都是“战而不宣”。之所以会有这种怪状的发生,是因宣战与否,牵扯甚广,须多番考量。

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中日两国都不想扩大战事,在名义上还是力图通过谈判,恢复和平,不存在宣战的问题。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,日本在讨论“是否有必要宣战”后,也只是将“华北事变”改称“事变”,不承认与爆发战争。①随后1938年1月,发表了被广田弘毅称为“甚至比宣战更为强硬”的“第一次近卫声明”,宣称日本“帝国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”。两国断交。

日本是否对华宣战,事关抗战战略,国民政府给予极大关注。如1938年2月,国民政府开始讨论“日本如对华宣战,我之对策应如何”;1940年2月,则推测“在美国禁运政策实行之后,敌政府考虑对华宣战,为当然之举”。②出乎国民政府意料的是,日本竟始终没有宣战。

如此一来,日本在的行动即可免受国际法的约束,如宋美龄在《不宣而战之战争可以肆无忌惮》一文中说,”日本方今以种种事实证明,不宣而战之战争,如何可以征服弱国,如何可以毋须遵守束缚正式战争之种种国际公法,因此而尽量利用之。”③譬如日军在战场上抓获的士兵,即不被当作战俘处理。

其次,日本当时需从美国进口大批战略物资,而依照美国《中立法》,要对处于交战状态的国家实行武器和军需品禁运。日本不宣战,即可规避禁运条款。统计显示,1937年-1939年,日本从美国的进口物资总额,每年都在2亿美元以上,其中军需品所占份额,1937年为58%、1938年为66%、1939年为81%。④在日本侵华期间,美国卖给日本的军火总值约5亿美元,占日本所用全部武器价值的一半以上。⑤

另一方面,日本承认汪伪政权为”政府”,不能再对国府宣战

太平洋战争爆发,对日本宣战,但日本决定,”发动对重庆作战,可以不搞形式上的宣言”。⑥究其原因,乃是第一次近卫声明后,日本就已否认重庆国民政府的合法性,视之为一个地方政权。1940年11月,日本更与汪伪政权正式”建交”,承认其为代表的”中央政府”。由此,一方面,日”中”两”国”成为”盟邦”,无需宣战;另一方面,如果日本再对重庆的政府宣战,就会冲击汪伪政权的”合法性”。因此直到战争结束,日本再未讨论过对华宣战问题。

基于以上原因,日本”战而不宣”,在获得不宣战好处的同时,也不妨碍其实际行使交战国权利。根据国际法,只有交战国”对敌港口或敌人占领的港口和海岸可加以封锁”。但事实上,的海上港口,几乎全部被日军占领,陆上通道也相继失去。1940年6月,随着法国投降,滇越公路被关闭;7月,迫于日本压力,英国也将滇缅公路关闭了三个月。这些行动达到了封锁效果,很大程度上切断了外援。

因为没有宣战,以至很多日本人确实未将与的战事看做”战争”。裕仁天皇理解的”和平”是”不同英美交战”。在他看来,”只有与世人公认的强敌英美开战才是战争”。⑦这种想法成为日本军人在战后狡辩的借口。甲级战犯武藤章在东京审判时即宣称,中日间的战事是”事变”,不是”战争”,作战抓捕的人员就不是”战俘”,不能享有《日内瓦公约》里规定的权利。⑧


素材湾 -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视频等各种资源素材

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:

  • 文艺随性细腻故事感手写电影海报封面标题可商用中文字体
  • Procreate笔刷-琥珀色水粉画纹理和效果Procreate笔刷素材资源
  • 白色粒子抽象黑色背景 GEO_NOISE6 Image Pack
  • 格纹纺织矢量文字效果字体样式 Tartan Textile – Editable Text Effect, Font Style
  • 5个90年代西部风格美式复古一键式独特复古仿真LR预设 RETRO EMULATION
  • 营销仪表盘UI设计套件
  • PS笔刷-粒子流动立体波浪效果PS笔刷下载
  • 90年代复印氛围老式半色调颗粒感杂志图像处理PSD样机套件 Halftone Zine Machine
  • 12张镜头光晕效果PNG图片素材
  • 抽象形状和图案背景素材 Abstract Samples & Patterns
  • 金属纸咖啡袋包装展示样机图 Set Metallic Paper Coffee Bag Mockup
  • 可爱的动物服装图案素材 Cutie Animal in Costum Pattern
  • 6款强大高效的PS扩展插件套装,附视频教程
  • 嘉年华节日背景 Carnival Festival Background
  • 6种逼真3D文字特效PS图层样式

  •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wkfco.com/zatan/3238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    0

    评论0

    请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