佤族乐器 佤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有哪些

佤族木鼓

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,最神圣、尊贵之物莫过于木鼓。传统的木鼓以红椿、红色树为原材料,长约200厘米,直径约70厘米,鼓身挖一条长约150厘米,宽约15厘米的直槽:中是掏空,槽两侧各刻一鼓舌,鼓舌周围留有空隙,起共鸣作用。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,较小者称“公鼓”,较大者称“母鼓”,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,置于两根横木之上,以防潮湿。

较大的村寨,有数个木鼓房和数十个木鼓。大约一两年就需要更换新木鼓。制作新木鼓时,首先需要从森林中拉回一段大树干,称之“拉木鼓”。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,在佤历“格瑞月”(相当于公历12月)开始进行。届时,魔巴(巫师)鸣枪并敲击召集村寨群众。举行祭祀和剽牛活动。制作木鼓,大约要6至10天时间。

古往今来,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,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,驱邪魔,降吉祥。当时,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。用木鼓示警集众;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,也要击鼓表示敬意。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,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。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,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,(多为一人敲打,也可数人合击)铿锵有力,节奏交错,形成了一种特定的“鼓语”。20世纪70年代以后,木鼓经过改制,成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,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。

佤族小独笛

小独笛,佤族竖吹乐器。佤语称“瓦格洛”、“蔚利”或“住”。广泛流行于云南西盟、沧源、孟连、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。

小独笛的历史渊源

小独笛是佤族古老的竖吹乐器,管身竹制,音色圆润、柔美,可以独奏、合奏或伴奏。早在东汉时期,小独笛的前身竖逐就已流传于民间。

到了隋代和唐初,小独笛成为宫延中的主要乐器。

盛唐时期,小独笛在当时的乐制、乐府和宫廷乐舞中,一直是重要的乐器。宋代以后,箫、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小独笛的地位,以致在广大地区已很难见到这种古老的乐器了。它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,是演奏福建南音离不开的乐器。

1300多年前,小独笛东传日本。从隋高祖开皇20年(公元600年)起,日本曾屡派“遗隋使”和“遣唐使”前来,两国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,许多乐器传入日本。据传,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小独笛,曾亲自吹奏,他当时所用的小独笛,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。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,现在也保存着唐代传去的8支小独笛。

最早传入日本的小独笛称为“古代小独笛”,很长一个时期并未在民间流行,而是以“高贵乐器”的身份,只在宫廷雅乐中使用,或是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,故也称“瓦格洛”。直到1871年以后,“普化小独笛”才传入日本民间。

小独笛的乐器形制

独笛外观侗笛很相似,管身竹制,全长约30厘米。制作方法也类似侗笛,管的上端为吹口,在吹口处顺竹统劈一小口,两侧各垫一薄竹片(头大尾小),中间形成一个长方形吹孔。

吹孔下部切一斜口,在正面近吹孔处开一椭圆形音孔。吹口内侧呈弧形,设有笛塞。管身正面开有4个按音孔,可发出5个音。各地瓦格洛规格不一,音高不同,常用bB、bA调两种。


素材湾 -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视频等各种资源素材

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:

  • FCPX插件:4K 复古怀旧梦幻 音乐派对舞台灯光 真实镜头闪光效果
  • 45个噪点、颗粒、斑驳纹理PS笔刷
  • 长矩形海报广告牌样机模板 Billboard Mockup
  • 玻璃破裂效果Procreate笔刷
  • 在线医生咨询App应用程序UI设计模板套件 Online Doctor Consultation Mobile App UI Kit
  • 优雅奢华衬线字体素材
  • 50款游戏金属文字特效样式,PSD ASL格式
  • PS笔刷-儿童手绘彩色铅笔绘画效果PS笔刷素材下载
  • 潮流元素透明玻璃几何水晶棱镜方块PNG设计素材
  • 粉色甜心多巴胺芭比粉LUT调色预设 Movie LUTs - Barbie
  • 490款可爱卡通边框素材模板
  • 10个光线效果Photoshop笔刷
  • BMI计算器应用程序App设计UI工具包 BMI Calculator Mobile App UI Kit
  • 50枚建设主题彩色线条矢量图标 Construction icons
  • 医院医疗PPT幻灯片模板 Spital – Medical Powerpoint

  •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wkfco.com/zatan/33519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    0

    评论0

    请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