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:秦国平阳城遗址出土 疑是秦武公墓葬

导读:考古人员在距离大墓百米开外的地方,曾经发现了一处乐器祭祀坑,出土了青铜钟5件、青铜镈3件,是祭祀用的礼器。专家根据上面的铭文推断,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秦武公。而今又发现了大墓,可能性就更大了。

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一个消息,考古人员发现了秦九处都邑中的第五处城址——平阳城,这个地方就在陕西宝鸡陈仓区。

与此同时,考古专家还发现了一座东西长110米的秦公大墓。秦人频繁迁都,曾历经九都八迁,从西犬丘开始,到秦邑、汧邑、汧渭之会、平阳、雍城、泾阳、栎阳、咸阳。其实,秦人有个传统——陵随都迁,也就是说,都城建在哪里,陵园就会迁到哪里。

平阳城是秦宪公建的,他自己没葬在里头,这里先后葬了4位秦公:武公、德公、宣公和成公。但目前只发现了一座墓,究竟是谁的?西北大学教授徐卫民说,如今专家推测秦武公的可能性最大。什么原因,请听他细细说来。

平阳是秦营建的第五座都城,也是迁入关中后营建的第三座都城,一共使用了36年。这座城什么样,历史记载很少,徐卫民说,在秦迁到后一个都城雍城之前,平阳算是规模比较大的,有城墙。九都八迁,秦人的迁都方向很明确,自西向东,最终回归东方。但为什么这么频繁?

徐卫民说,雍城以前的陇东地区秦都城,还处在探索阶段,秦当时的国力弱小,都城的规模,只有一两个宫殿或宗庙而已,搬家很方便。此外,他们并非出自外族威胁或者其他外部原因的干扰,完全是自愿,而向东走,也是因为东方的自然环境、经济发展都比西方好的缘故。从实际结果看,八百里秦川,都城的地形越来越开阔,土地、交通都发达了起来。

那为什么城址旁的大墓,主人最可能是秦武公?首先,1978年发现的几样东西,在36年后的今天得到了验证。

那时,考古人员在距离大墓百米开外的地方,曾经发现了一处乐器祭祀坑,出土了青铜钟5件、青铜镈3件,是祭祀用的礼器。专家根据上面的铭文推断,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秦武公。而今又发现了大墓,可能性就更大了。在徐卫民看来,武公、德公、宣公和成公,秦武公的实力最强,也可以作为一个推断原因。

关于武公的历史记载不多,但谥号为“武”,就知道不简单。我们先跟着司马迁补脑一下。秦武公有两个弟弟:秦出子和秦德公,三个人都是秦宪公的儿子。作为长子,武公自然是太子首选,但勾心斗角的故事,总是一再上演,三位权臣弗忌、威垒、三父废掉太子,拥立当时只有5岁的秦出子(还是庶出)为王。

出子没有笑到最后,他只做了6年秦君,就被权臣杀了,他们又重新恢复武公的王位。

究竟是什么原因,司马迁没有说。此时的武公,只有十四五岁。但他的头脑,不比秦始皇弱。那六年,他是怎么过来的,我们无从得知,但可以想象,武公即位后,他表面对三位权臣言听计从,实际上心里已有了长远之际。他默默巩固江山三年,才不动声色杀了弗忌一伙人,而且用的是“夷三族”的手段,这是秦国发明的很残忍的刑法,“三族”并不是实数,总之是杀了跟犯罪者有血亲关系的所有人。

而后,这位霸气少年一发不可收拾。他即位当年,打到了渭北,接近晋境,最后直接打到了华山脚下。这次行动的规模相当可观,把秦的势力向东推进了一大步,远远超过了前代所达到的范围。


素材湾 -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视频等各种资源素材

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:

  • 28套城市道路护坡边坡 市政高速公路绿化带生态山地挡土墙 su模型素材
  • 360+屏新野蛮主义SaaS电商服务仪表盘用户界面WEB UI设计模板Figma/Sketch格式素材 Bruddle – Neo brutalis
  • 整齐现代英文手写字体合集 Jartails – Modern Calligraphy Font
  • 企业名片样机设计模板 Industrial Business Card Mockup
  • 抽象对角线几何形状无缝矢量背景 Abstract Diagonal Seamless Vector Background
  • 学生教育PowerPoint演示模板 Education PowerPoint Template
  • 30个名片设计商务场景样机PSD模板
  • 高端大气商业海报PSD模板
  • 现代时尚杂志包装徽标设计无衬线英文字体安装包 Trapsan
  • procreate笔刷-大理石水彩纹理和万圣节主题笔刷素材包
  • 复古单色颗粒纹理影印照片效果ps特效滤镜样机 Mono Photocopy Effects
  • 解决方案信息图表PPT幻灯片模板素材 The Solutions Infographic PowerPoint Template
  • Jason Heglund 超酷低保真砂纸质感撕纸揉皱PS笔刷
  • 赛博朋克PSD设计素材模板合集
  • 无人直播素材大全(52个分类)

  •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wkfco.com/zatan/34718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    0

    评论0

    请先